一本與生活結合,孩子鐵定會喜歡的好書.....
【那年冬天,和烏魚說再見】
這本書也是我跟榮在圖書館挖到的寶
榮剛開始會想借這本書回家看
是因為
家裡的學習評量有介紹這本書
只要評量有打的廣告...榮都有興趣啦!
所以每次買新的評量
我都很想把廣告頁撕掉
因為
有個孩子都會跟我盧半天.....@@"
偶又扯遠啦......回歸正題
我之所以推薦這本書
是因為
我和榮都從中學到好多相關的知識
榮都吸收進去
他還會反過來考我....『什麼是大金蘭....?』
也體驗到氣候暖化的可怕
不說教...但讓我們...一頁一頁想往下看
這本書很適合榮這年齡孩子讀
榮剛好卡在不想看繪本....又沒耐心看完整本都是字的故事書...
這樣的書
剛剛好
我家鄉在海邊
但我對於捕魚這檔事
是完全沒任何知識可言
只知道
我們很尊敬媽祖
那是我們家鄉每個人的信仰中心....
與榮看完這本書
跟榮分享著小時後看到的魚船進港
漁夫喜悅的神情
大家分漁獲的情形
事後的經驗分享
更勝一切......
希望你也會喜歡這本書
關於
【那年冬天,和烏魚說再見】
阿勇記得那一年的冬季,有數十萬的烏魚群報到,他和爸爸樂得合不攏嘴;數十年後的冬季,烏魚群卻變得稀稀疏疏,除了求神問卜,人們還要做什麼努力才能挽回烏魚群的數量呢?再這樣下去,滅絕的可能不只有烏魚……。
本書特色
(一)扣合臺灣面臨的自然生態議題:結合全球暖化議題,描述烏魚洄游習慣的改變對於臺灣沿海漁民所帶來的生活影響,從故事引發讀者對於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視。
(二)科學知識角:附有故事提及的相關自然科學知識,讓兒童可以邊閱讀,邊了解故事中提及的自然事物,激發對大自然議題探討的興趣。
自序
記憶裡的烏魚子 文∕子魚
我的家住在台南安平,台灣歷史就從這個古老的小地方開始。
安平,也是一個漁港。大家似乎只知道安平有安平古堡、億載金城;沒注意到它也是一個漁船進出頻繁的港口。
我舅舅是一個「討海人」,在我還很小的時候,常看他上船出海捕魚。
冬天,海風直接灌入安平,感覺安平冷得要命,我也冷得受不了,舅舅不但不覺得冷,還高興的很呢!
我看他會翻翻日曆,跟我外婆說:「阿母!冬至到了,差不多就是這幾天,我要出海抓烏魚了。」
我認識烏魚,大概也是這個時候。舅舅一趟船回來,船長總會讓他帶回十來條烏魚。
這下全家人可忙了,外公和舅舅忙著處理烏魚;外婆和阿姨忙著製作烏魚子;我和弟弟忙著湊熱鬧,連家裡的小黑狗也忙著汪汪叫。
其實,我並不喜歡吃烏魚子。大人都說很珍貴,能吃到是福氣,非要我嚐一塊看看。
我真的不喜歡吃烏魚子,又鹹又腥,還會黏牙齒,根本不好吃。外公說我是傻瓜。
外公說:「烏魚子是烏魚的卵做成的,所以很珍貴。」
「什麼是卵?」當時我不懂。
「卵就是蛋!」外公用我懂的名詞說明。
說到「蛋」,我懂了。
「烏魚卵可以孵出小烏魚,小烏魚長大,就是舅舅抓的烏魚。」外公又解釋。
以上資料摘自....『金石堂網路書店』